2024年中国植发行业市场前景趋势分析
时间:2024-05-24 09:24 阅读:457 整理:市场调研公司
国家卫生健康委的数据显示,我国脱发人数已超过2.5亿人,平均每6人就有1人遭受脱发困扰。脱发群体中,30岁以下者占到69.8%,脱发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随着脱发人群的增多,“脱发经济”日益火热。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3年全球植发市场规模将达到1709亿人民币,未来5年的年复合增速将达到24%。我国植发医疗服务市场将从2020年的134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5年的378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为23%。
与“植发经济”火热并存的,是频发的市场乱象、消费纠纷。记者从裁判文书网披露的案件及第三方平台的投诉信息中看到,虚假宣传、虚报毛囊、诱导消费、种植效果不理想、鉴定难、乱收费、术前换医生、手术相关照片无授权使用、术后纠纷等乱象频发。多起行政处罚中,无资质人员非法开展植发手术的案例并不少见。在2023年3·15消费者权益日期间,包括雍禾医疗、大麦植发、熙朵植发等多家头部植发品牌遭到曝光投诉。
植发行业发展现状
日益普遍,植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首先,从市场规模来看,全球植发市场近年来持续增长。据统计,全球脱发市场规模在2021年已达到相当可观的数字,并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保持增长。中国作为植发市场的重要一员,其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预计未来几年,中国植发市场的规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中国植发机构经过大浪淘沙激烈竞争,涌现出的龙头企业已经兼具规模和技术优势,以最早登陆港交所的雍禾医疗为例,多年植发经验积累,不断扩张成为了全国毛发医疗领域龙头,目前已有超70家植发机构,覆盖全国68个城市。植发成本相较国外优势明显,总费用可以降至1万至2万人民币,特殊情况下甚至可以降至1万元以下,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外国友人植发除了挑选机构,对医生也非常挑剔,会提前进行很多专业咨询。比如关于植发的“疼痛”问题,接受了植发服务的猴宝一家表示,植发的疼痛感认为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妻子说:“我当时做的时候真的是感觉一点都不痛苦,包括我老公他都不敢相信。”他们认为,在中国植发,整个医疗过程非常的舒适:“它这个后续的护理方法也会教我们,让我们很安心。无论从专业上还是价格上,我们都觉得很不错。”
中国虽然在全球植发领域起步较晚,但凭借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技术积累,在全球植发手术量和技术成熟度上已占据明显优势。例如这几个外国人选择的雍禾植发,在医生团队的专业度以及一体化诊疗等服务中比海外同类机构更胜一筹。2022年初,雍禾植发在业内率先创设“植发医生分级评价体系”,该体系明确列出了4大项考核指标,其中仅“手术质量”一项,就细分出了方向角度、种植层次、手术时长等24个考评维度。正是这些精细化管理让中国的植发技术与服务正在逐步被国际认可。
其次,植发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传统的植发技术已经逐渐被更加先进、精细化的技术所取代。例如,毛囊提取技术的不断升级,使得植发手术变得更加微创、自然。同时,生发治疗药物的不断创新也为脱发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有效缓解了脱发困扰。
此外,植发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优秀的植发医疗机构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以吸引更多消费者。同时,政策环境的逐步完善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未来,随着植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植发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
植发行业前景趋势分析
目前,中国植发行业以其优良的性价比、医疗技术水平、审美设计能力及优质的就诊服务,逐渐赢得海外患者的认可和欢迎。这不仅是中国医疗领域的一大成就,也标志着国内医疗服务行业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世界植发看中国#”不仅是一个话题,更是中国医疗领域进步与社会发展的生动体现。
但是针对植发市场存在的各种乱象,需要进一步厘清监管责任,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整治力度。特别是对虚假宣传、虚报毛囊、误导消费、乱收费等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对非法机构、非法行医的责任人,除进行经济处罚之外,还应拉入“黑名单”,纳入社会诚信体系,提升违法成本。有关平台也要严格履行内容管理职责,防范并剔除虚假广告、虚假评价,严厉打击刷好评等,努力维护客观公正的评价与引流体系。
同时,行业要强化自律,督促机构主动公示医生从业资质、真实客观介绍项目、畅通维权渠道。对于有植发需求的患者,要选择有正规医疗资质的机构,在充分了解之后,再决定是否消费。若遇消费欺诈,应固定证据,勇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随着医美市场的快速扩大,植发手术市场也呈现出巨大的潜力。全球脱发人口数量逐年增加,而植发手术的市场渗透率仍然较低,预示着植发手术市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预计未来随着人们对外貌形象重视程度的提升以及医疗技术的进步,植发手术市场将迎来快速增长的阶段。
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行业资讯
本站文章内容以及所涉数据、图片等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华夏经纬立场。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华夏经纬(广州)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