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2025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的规模有望超过2500亿元
时间:2023-11-20 11:23 阅读:651 整理:市场调研公司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大成者,VR(虚拟现实)已成为先进生产力和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代表,正加速赋能千行百业。新兴技术发展离不开行业应用落地。中国VR产业初步构建了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生态体系,正迈入以产品升级和融合应用为主线的战略窗口期。
随着技术日趋成熟以及应用加速落地,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正进入一轮爆发期。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预计,2025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的规模有望超过2500亿元,可能带动万亿元的市场规模。
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近年来,随着光学、微电子、图像、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进步,从能够营造梦幻般舞台效果的全息投影技术,到已经走入人们日常生活的虚拟现实头盔,3D成像与显示技术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VR/AR)热潮近年来接连在全球范围内引爆。目前,VR/AR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广告传媒、教育培训、房地产、工业生产、医疗服务、文化旅游、互动娱乐等领域,并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升级机会。随着各大行业对VR虚拟现实技术的重视,相关的行业应用系统应运而生,成为行业推进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融合媒体场景,针对传统文娱体验互动性有限、社交性不足、体验形式单一等现状,虚拟现实支持融合型、分享型和沉浸型数字内容与服务,打造信息消费升级版,培育中高端消费领域新增长点。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完成在文旅场景中三个方面的结合与创新。一是虚实融合沉浸式的场景互动。如博物馆打造沉浸式观展,游客可以与虚拟人物实时交互,实现智能导览、展品交互等。二是文创内容、民间艺术的展示。如用虚拟现实技术还原民族特色文化,让非遗“活”起来。三是打造更具张力的IP文化。结合数字藏品等形式,挖掘新的商业模式,完成从虚实空间到虚实消费的融合。
目前全球虚拟现实行业的企业主要分布在头戴设备显示、输入及反馈设备、全景摄像设备、内容制作和行业应用领域。在企业竞争格局上,主要是行业巨头搭建生态骨架,中小型创新公司是技术与内容主要来源。硬件厂商和平台搭建者通过投资和合作开发等形式打破软硬件、渠道和内容之间的壁垒,构造VR生态闭环。全球VR设备出货格局方面,资金和技术壁垒深厚背景下,VR设备市场集中度极高,三大厂商合计占比超9成。
VR/AR在政策推动下高速发展。2022年11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布《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政策提出到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含软硬件、应用等)超过3500亿元,终端销量超过2500万台,培育100 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骨干企业,打造10 个具有区域影响力、引领虚拟现实生态发展的集聚区,建成10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等定量目标。目前国内VR行业正处于软件自研,硬件集成的阶段,且正在向软硬件自主研发的阶段迈进,国家政策驱动因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虚拟现实产业正获得越来越大的政策支持。工信部、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明确提出,到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含相关硬件、软件、应用等)超过3500亿元,虚拟现实终端销量超过2500万台,培育100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骨干企业。同时,在工业生产、文化旅游、融合媒体、教育培训、体育健康、商贸创意、智慧城市等虚拟现实重点应用领域实现突破。
当前,虚拟现实正成为不少地方产业布局的重点。在深圳,近日施行的《深圳经济特区数字经济产业促进条例》,以地方立法的形式,明确了通信网络、算力、数字技术等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部门和建设原则,进一步夯实虚拟现实产业纵深发展的基石。
《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也提出,要加速推进数字新基建,加快研究部署未来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相交互的平台,发展智能人机交互、虚拟数字人等新型人机交互技术,加快虚拟现实生态布局。
随着科技和产业生态的持续发展,推动着虚拟现实概念的不断演进。虚拟现实是借助近眼显示、感知交互、渲染处理、网络传输和内容制作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构建跨越端管云的新业态,通过满足用户在身临其境等方面的体验需求,进而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升级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创新。
《行动计划》提出,要大力推进工业生产、文化旅游、融合媒体、教育培训、体育健康、商贸创意、演艺娱乐、安全应急、残障辅助、智慧城市10个领域的融合应用,力争通过五年时间初步形成“虚拟现实﹢”规模应用,这为未来虚拟现实技术与生产生活进一步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
专家预计未来5年,虚拟现实终端将会变得更轻、更小、更智能、更沉浸,用户体验由当前部分沉浸向深度沉浸跃进,产业发展将步入规模上量与生态繁荣阶段。
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行业资讯
本站文章内容以及所涉数据、图片等资料来源于网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作者所有,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华夏经纬立场。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华夏经纬(广州)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享有最终解释权。